皮锡瑞 (1850-1908):清经学家。字鹿门,一字麓云。湖南善化(今长沙)人。光绪举人。因崇尚今文大师伏生,所居题名“师伏堂”,故世人称其为师伏先生。1890年主持湖南桂阳州龙潭书院讲席。1892年主持江西南昌经训书院。中日甲午战后,愤《马关条约》的丧权辱国,极言变法不可缓。1898年春,任南学会会长,主讲学术,表现了救亡图存的热情。戊戌政变后,清政府下令革去他举人身份,逐回原籍,交地方官严加管束。晚年长期任教,并任长沙定王台图书馆纂修。博贯群经,创通大义,今文经学造诣很深。所著《五经通论》、《经学历史》是经学的入门书。他主张解经当实事求是,不当觉同妒真,对各家持论公允,为晚清经学大家之一。他工诗及骈文。著有《师伏堂丛书》、《师伏堂笔记》、《师伏堂日记》等。
皮宗石(1887-1967):字皓白,别号海环。湖南长沙人。1887年8月23日出生于长沙东乡福临铺西冲皮家大屋一个农民家庭。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。 1920年学成回国,不久应蔡元培邀请到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。1927年8月随蔡到南京,任国民政府中央法制委员会委员,并被任命为国立广东大学(后改为中山大学)筹备委员会委员。1928年4月,任司法部秘书长。9月应邀到国立武汉大学任社会科学院教授、院长。1929年6月社会科学院改为法学院,继续任教授、院长,讲授财政学课程。1930年兼任法学院经济学系主任。1933年4月,任武大教务长兼图书馆馆长。1934年10月,兼任法学院法律系主任。在武大执教9年,致力于武大、特别是法学院的建设与发展。1967年,因患脑溢血,皮宗石先生在武汉二医院辞世,享年八十岁。曾任湖南大学校长、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和院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。
皮太忠(1895-1929):名作汇,字连茹,号泰征。沅江第一个党小组“杨泗桥小组”成员。1926年,舒佑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以工运特派员身份,在沅江引燃了工农革命运动的熊熊烈火。皮太忠受其影响,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并以自己家中为据点,秘密串联工人、农民,发动起来革命,成为沅江工农革命运动的重要推手。当时建立的沅江最早的党的基层组织——杨泗桥小组,就设在皮太忠家中。大革命失败后,革命人士四处躲藏,皮太忠因在外居无定所、风餐露宿,身体日渐羸弱,于民国十八年(1929年)病逝。
皮昆泉(1909-1927):名作剑,字渭滨,号昆泉,皮太忠的胞弟,从小受家族严格教养,一身正气。1926年,受二哥皮太忠影响,参加工农运动,因工作积极,被选为沅江县总工会委员,担任工会外交工作。同年入党,成为当时沅江最年轻的共产党员之一。1927年初,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,沅江也受到了波及,县总工会下辖的草尾镇工会率先拉起反对共产党的旗帜,草尾大地主曹锂庭等趁机纠集当地反动势力,煽动草尾工会闹独立。为了化解草尾工会和县总工会的矛盾,县委派皮昆泉奔赴草尾,给反动势力以震慑,瓦解了草尾工会闹独立的企图,不料在返沅途中被人杀害,牺牲时年仅十八岁。
皮金固(1888-1951):谱名鉎光,又名鋆,号金固。与毛泽东有师生情谊的著名教育家。皮金固早年牢记家训教诲,苦读寒窗,毕业于省优级师范理化科。宣统二年(1910年)参加清朝最后一届科举,选授七品京官,分发湖南道州视察学务。皮金固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,民国元年(1912年)在家乡创办县立女子小学校,动员妻、妹、弟媳剪发、放足到校读书。同时,还在长沙等地任教。1913年,毛泽东考入省立第四师范,他正好在该校任教,1914年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,他又和毛泽东一起进入第一师范。后来,他与毛泽东的表哥王季范等人在长沙创办育群中学,并担任校董二十余年。他还先后在沅江创办县立高等小学(沅江一中前身)、私立新生小学、皮氏鹿门学校等,并曾担任沅江国定小学、沅英小学、蓉秋小学等学校的校董。1923年,他与人在沅江创办“洞庭图书馆”,成为全省最早成立的县级图书馆之一。他性格豪爽,为人正直,参与或主持地方救济院、养老所、义渡局、育婴堂等慈善事业。1944年,日军在沅江炮制伪县政府以控制沦陷区,企图推举他为县长,他坚持不就,并愤而离家乡去安化躲避。为免遭日军残杀,颠沛流离时,他仍不忘宣传、鼓动群众积极抗日。他用自己的威望保护了诸如徐特立的学生石范英、蔡杰、李伏波等中共地下工作者。
皮作琼(1896-?):字彩珍,留法农田水利系硕士。受家训教诲,立德修身之余,酷爱读书,北京师大毕业后,留法获里昂大学农田水利系硕士学位。回国后任贵州省农业改进所所长,中央农林部技监兼农田水利工程处处长,浙江省建设厅厅长,中央考试院铨叙部部长等职。
皮漱石(1897年2月1日-1978年5月16日),原名皮金旭,圣名依纳爵,天主教沈阳教区总主教,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第一届、第二届主席。
1897年2月1日,皮漱石出生于奉天(今辽宁)辽阳县沙岭村,1906年受洗入天主教,1910年起先后就读于奉天教区小修道院及神学院,至1928年7月1日晋升神甫[3] ,随后仍在修院任教,直到1942年,奉派任大连西岗天主堂本堂神父。
1949年7月26日,教宗庇护十二世任命皮漱石任沈阳总教区总主教,10月11日接受祝圣。皮漱石是沈阳教区第一位中国籍主教,也是中国第四位中国籍总主教。
皮高品(1900.10.31-1998.3.1),字鹤楼,湖北嘉鱼人。教授,著名图书馆学家,图书馆学教育家,图书馆管理专家。
1921年入武昌文华大学文科学习(1922年开始兼学图书科),1925年获文学士学位和图书科毕业证书。此后历任齐鲁大学图书馆主任,燕京大学图书馆编目部主任,青岛大学和武汉大学图书馆主任,重庆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教授,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兼教授,英士大学教授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历任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、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(今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)教授 。
图书分类法方面,经过多年资料收集,潜心研究,1934年出版了《中国十进分类法》,被称为“皮氏法”,为中国现代三大图书分类法之一,奠定了在中国图书分类法领域的学术地位。
皮高品从事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教育六十余年,对教学工作非常认真严谨,凡是讲课必事先撰写讲稿,印出讲义,亲自授课。讲课语言简洁,逻辑性强,知识面广,深受学生欢迎。培养了很多图书馆学人才。
主要著作:《中国十进分类法》、《图书分类法选集》、《中国图书史纲要》、《中国历代名家名著评介》等。
皮震(1900~1964) 湖北大冶人。皮震又名皮定福,字襄平别号香屏,1897年出生于大冶市还地桥镇皮家大屋湾(原曙光乡皮家大屋),幼时家贫,半农半读,学业成就后,从教于武汉、鄂州一带。辛亥革命爆发,遂投笔从戎,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,与林彪同科同学。毕业后再入陆军大学、国防大学深造,由陆军少尉逐级晋升为陆军中将。生平除担任军职外,悉心钻研诗词书画。到1964年皮震病逝时止,他在台湾已经开画展三次,影响甚远。他的诗词大都题写在他的画作之中,成为国民党军国要人的收藏佳品。
皮宣猷:(公元1901~1966年),湖南平江浯口镇人。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,前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。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。
皮宗敢:(公元1912~1984年),字君三;湖南长沙人。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,台湾省陆军参谋大学校长。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、金陵大学理化系毕业、英国皇家军官学校毕业、辎重兵学校毕业。1970年退役。后从事教育研究工作,历任中央大学教务长,新加坡大学、美国杜克大学及淡江大学教授,曾创办“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”,自任所长。
皮勃(1907-1954):字仲由,全国体育冠军。受家训影响,刻苦学习,民国十八年(1929年)毕业于湖南省第一高级中学艺术专科,后考入江苏省成烈体专及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体育系,毕业后任上海东亚体专讲师,旋晋升为副教授。1935年受聘于湖南省立高级农校、省高工和楚工等校体育主任。在上海举办的万国运动会上获万米赛跑第二名, 1938年获全国十项全能运动冠军。新中国成立后,受聘任湖北省崇阳县体委教练等职。
皮宗敏:字仲功,1909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磨盘湾。1929年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第一总队交通大队第二中队毕业,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、连长、营长、团长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皮宗敏任暂编第八军作战处长、副参谋长、代理参谋长,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,军令部少将视察官。1949年,皮宗敏到台湾,任“国防部”中将高参。1956年,皮宗敏退役。
皮定钧(1914年8月30日-1976年7月7日):安徽省金寨县人,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,曾任兰州军区、福州军区司令员。
皮1928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,次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,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皮始任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五团排长,后逐渐晋升为营长。1935年随军参加长征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,任八路军129师随营学校第一营营长,后升任师特务团团长。1940年后长期在太行山山区指挥战斗。1944年豫湘桂战役后,皮率部南下河南,任豫西独立支队司令员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,皮率部参加朝鲜战争,后任兰州军区、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。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,皮原被拟定为少将,后由于毛泽东亲笔指示:“皮有功,少晋中”,晋升为中将。
1976年7月7日,时任福州军区司令皮定均的一行13人,从福建漳州乘坐米-8直升机去东山岛视察途中,因天空中阴云密布,云层很低,能见度只有1公里,飞机失事撞向海拔580米高的福建漳浦县灶山。新华社几日后发布消息,指皮定均于7月7日11时15分不幸殉职,终年62岁,对死因只字未提。同机遇难的还有其子皮国宏。
皮积瑞:男,1926年出生,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博士教授。
皮之先:男,1928年生,河北阜城县人。擅国画。出身于书画世家,五岁开始习画。1947年冀南艺校毕业, 皮之先1948年任《冀南画报》,1949年任《河北日报》美编、记者。1949年秋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,毕业后任中央教育部编审,工人出版社、工人日报社美编记者,山东临沂市文化局副局长,市画院院长。
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北京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授、北京燕山画院院长、山东省文史馆馆员、国际美联常委,当选第五、六届全国人大代表,被国务院授予奖状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。
皮明庥:(1931-2016),生于江西省萍乡,是武汉著名历史研究专家。1949年秋参加革命工作,1950年毕业于中南年政大学江西分校,1952年毕业于汉口高级步兴学校政教系。曾在部队和市委宣传部工作,1978年任武汉师院历史系主任、副教授,1983年任武汉市社科院(前为所)副院长、研究员。1993年任市社联副主席。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,武汉城市史研究。
皮锁麟:(公元1937~今),山东沂水人。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。曾担任台湾省花莲县防卫司令部政治作战部主任,公元1999年1月16日退休。
皮道坚:男,1941 年生于湖北。1981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研究生班美术史论专业,毕业后留校任教。现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。
出版有论文集《当代美术与文化选择》,专著《楚艺术史》、《楚美术图集》,主编有《90年代中国实验水墨》、《黑白史》、《中国水墨实验20年》、《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》等著作。
皮元珍:女,1950年生,湖南益阳人,毕业于湖南师大中文系,现为长沙大学人文系教授,中国应用写作学会理事,湖南美学学会理事。
皮学齐:男,1956年生,山东枣庄人,大学文化,研究员,高级鉴定师。国家珠宝玉器鉴定估价师,高级古陶瓷鉴定估价师,高级书画鉴定估价师,高级铜器(钱币)杂件鉴定估价师,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
皮祖政:字德山,号无庐、正斋,署乾和山居、后山草堂,祖籍湘省临澧,出生于西洞庭祝丰垸,中国致公党党员,历任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理事、评论委员会主任,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副所长,湖南省书法院研究员。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